正确使用方法
首先在菊绳末端拧一个环:�� �� ��
(图2)
这样即使出现图1中的情况,主锁依然连接在菊绳最远端的环中,确保了使用者的安全。
PS:悄悄告诉,老鸟们调节菊绳长度都用两把锁:更方便、更高效同时更安全。
思考二:DYNEEMA(迪尼玛)一定比尼龙好?No!只买贵的不一定对。
迪尼玛 尼龙
如今除了传统菊绳外,攀登者还可以选择多环式菊绳。多环式菊绳更多以迪尼玛材料制成,其售价一般是传统菊绳售价的数倍。那更贵的一定更好吗?先看看下面的实验。
(坠落系数为1的冲击就几乎拉断迪尼玛材质的菊绳)
(相同条件下尼龙菊绳缓冲能力明显更优秀)
数据均来自美国“Rigging for Rescue”组织↙↙↙
该实验模拟攀登者在菊绳未完全收紧的情况下,意外发生冲坠(比如清理保护站时不小心脚滑),测试了菊绳受到的冲击情况。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,由于迪尼玛材料的延展性比尼龙更差,在实验室条件下,冲坠系数为1的冲坠,对多环式菊绳产生的冲击力就能达到19.2KN!(而尼龙菊绳为12.9KN)。过大的冲击力,无论是对于攀爬者,还是对于保护站,带来潜在风险都是不容忽视的,所以我们并不提倡用菊绳作为保护站使用。
思考三:多环式菊绳一定比传统菊绳安全?No!关键还看使用习惯。
PS:以下假设场景并非正常使用方法,只是为了说明,在正确连接菊绳的前提下(尾端拧环+双锁连接),3KN的环能提供一定的缓冲,并不是说这个环是用来缓冲的。
首先,每种攀登器材都有特定的适用环境和一定的使用方法,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,每一种解决方法都有其优势和不足。
(飞拉达挽索上的缓冲包)
我们假设,由于某一原因,攀登者忘记取下连接在锚点上的菊绳,在处于高过保护站的位置意外发生坠落。
(飞拉达缓冲包能将最大冲击力有效控制在6KN以内)
此时,传统菊绳3KN的环会被撕裂,能以此提供一定的缓冲(原理和飞拉达的缓冲包类似),而多环式菊绳在此场景中并不能提供缓冲。
(飞拉达缓冲包能有效吸收冲击力)
因此,养成观察菊绳是否收紧的习惯,及时调整菊绳长度,避免产生冲击的可能,才更为重要
千里之行始于足下,不管山有多高,路有多远,作为合格的攀登者,我们要做的首先是要练好基本功,科学攀登,安全第一,与广大岩友共勉。(Be smart and climb safe)
以上文章转自网友海北源博客,欢迎各位岩友回复讨论(ps:如需转发请联系小编)
如果您对菊绳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,就带着您的帖子来找小编吧,如果被小编转发,就送你菊绳哦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